發布日期:2021-05-06 06:58:54
2021年,我國邁入碳中和元年,同時全球開始一場碳中和競賽,30個國家開啟競逐新目標。英國、法國、美國、歐盟、日本等22個國家計劃2050年實現碳中和,烏拉圭、芬蘭、冰島、奧地利、瑞典5國碳中和目標年份在2030年-2045年。去年,我國提出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,而“十四五”無疑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的關鍵時期。
在碳中和目標任務重、時間緊、壓力大的情形之下,全國已有21個省市區相繼發布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、光伏新增裝機規劃,為實現零碳做出積極貢獻。據索比光伏網統計,陜西、河南、江西、云南、海南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東、吉林九地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規劃達180GW,江西、云南、河北、遼寧、黑龍江等12地“十四五”光伏新增裝機規劃達124GW。
此外,1月14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表示, 到2025年,上海市碳排放總量要力爭達峰,領先全國水平5年,這是我國第一個提出碳達峰目標年份的地區。
除各省市區的積極規劃外,各大能源央企也紛紛做出表率,發布“十四五”清潔能源規劃,積極制定碳達峰時間表。
其中,國家電投計劃2025年成為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企業,電力總裝機2.2億千瓦,清潔能源裝機比重提升到60%,2035年將超過75%。
華能計劃2025年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行列,發電裝機達3億千瓦左右,新增新能源裝機8000萬千瓦以上,確保清潔能源裝機占比50%以上,碳排放強度較“十三五”下降20%,到2035年進入世界一流能源企業前列,發電裝機突破5億千瓦,清潔能源裝機占比75%以上。
國家能源集團也表示,“十四五”時期將實現清潔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,新增裝機7000萬-8000萬千瓦。
從碳達峰時間表來看,國家電投依然走在前線,2020年12月8日國家電投宣布2023年實現“碳達峰”,是“五大四小”中第一個明確碳達峰時間的能源央企。隨后,大唐、華電也相繼于1月21日、28日宣布將于2025年提前碳達峰。
今年3月11日,首家宣布碳中和時間表的能源央企出爐——三峽集團宣布將在2023年碳達峰、2040年碳中和。華潤電力也在近期2020年業績公布時宣布2025年碳達峰。
此外,光伏民企也在碳中和任務中體現了責任與擔當。2月1日,通威集團宣布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,計劃于2023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。隆基股份、陽光電源、晶科能源也于2020年3、5、8月份先后加入RE100(Renewable Energy 100)綠色倡議組織,承諾分別在2028年、2028年、2025年實現全球范圍內生產及運營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。
相信在全國各地區、各能源央企以及名企的表率及引領下,碳中和指日可待。
文章來源于:索比光伏網